临期食品真的划算吗?价格大跳水的同时,营养成分和口感也在跳水
来源:上海网络辟谣
原价8元的临期果汁饮料,现价1元;原价15元的食品水薯片,现价15元3罐;原价16元的划算和口进口巧克力,现在12元3块;原价超过50元的价格进口食品,现在以“盲盒”形式销售,大跳15元包邮……
那么实惠的同时跳水价格,只因为它们是营养“临期食品”——临近食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
一段时间以来,成分“临期食品”几乎成为高性价比的感也代名词,因为很多商户为了加快周转率、临期减少库存并且避免食品变成不能销售的食品水“过期食品”,会将临期食品打折销售,划算和口折扣还不低。价格从食品安全的大跳角度看,只要保存得当,同时跳水临期食品的品质有保障,可以食用。但上海市消保委近日公布的一份检测报告显示,部分临期食品的营养成分下降很明显。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有临期食品存在产品信息不全、经销渠道不明的情况。可见,临期食品不一定意味“划算”,选购要谨慎。
临期食品“开盲盒”?不建议买
凭借着与原销售价格的巨大差距,很多消费者成为临期食品的忠实粉丝。但是,并非所有的临期食品都值得入手。
在电商平台,以“临期食品”为关键词,可以搜索到很多产品。除了消费者熟悉的品牌外,还有部分知名度并不高的进口品牌,甚至有商家将产品品牌打码,直言这是“某品牌”的临期食品。
最新调查:价格大跳水的“临期食品”,营养成分和口感也在跳水
为什么要对临期食品遮遮掩掩,像卖“盲盒”一样?
通过与部分商家交流,记者发现有些临期食品来路不明。比如,有的商家明确表示,其销售的进口临期食品没有中文标签,来自海外代购;还有的商家始终不愿介绍产品品牌和来源。业内人士分析,可能是相关商户没有品牌代理权,而是通过非正规途径取得了产品。
如果选购这类产品,最大的风险是无法确定它们的进货渠道以及保存运输条件。
一方面,进口食品需经过检验检疫才能进入市场流通,“代购”等渠道不能保证产品不存在问题。事实上,海关部门在抽检中经常会发现不合格的进口食品,并将它们阻止在市场之外。但是,那些来源不明的进口食品,未必经过监管,从而存在一定的风险。
另一方面,临期食品的食品安全系数与保存条件紧密相关;哪怕是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如果保存不当,也可能存在风险。
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注册营养师顾中一说,食品保质期由“贮存条件”和“期限”两个元素共同构成的,二者密不可分。贮存条件必须在食品标签中标注,通常包括:常温、避光保存、冷藏保存、冷冻保存等。产品实际贮存条件与标签标注不符时,可能会造成食品保质期缩短,甚至丧失安全性。如果能够按照食物标签中标注的条件进行贮存的话,那么完全可以将保质期作为最后期限;如果不能完全按照条件进行贮存,建议尽早食用,避免保质期缩短导致食物腐败。
但从实际调查看,部分“开盲盒”、不公布品牌的临期食品经销商不能提供有效的销售凭证,消费者很难判断相关产品的存储运输条件。对于这类临期食品,建议不选购。
价格打折,营养和口感也可能打折
专业机构还指出,不同食品的营养成分不同,随着保质期临近,其营养成分会发生变化。是否仍值得购买,消费者得根据个人需求判断。
近期,上海市消保委对9款临期食品进行了测试,发现临期食品的安全指标虽然符合国标要求,但营养成分可能下降;有些食品虽然安全问题不大,但口感会有变化。
市消保委选取了柠檬味茶饮料、橙汁、奶盖杏仁沙琪玛、夹心饼干、小龙虾味空气薄脆饼、花椒锅巴、香葱鸡汁味干脆面、炸酱味拌面、咖喱味拉面等9款保质期相对新鲜的食品以及对应的临期产品,委托上海市营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两款饮料类临期食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维生素C含量丢失。其中,橙汁(非浓缩复原)临期产品比新鲜产品维生素C含量降低73.6%;柠檬味茶饮料临期产品比新鲜产品维生素C含量降低36.4%。
临期食品酸价和过氧化值也出现变化。酸价体现的是油脂中酸性物质(游离脂肪酸)含量的高低;过氧化值体现的是油脂中过氧化物含量的高低。测试中发现,方便面和饼干的酸价变化较不明显;沙琪玛、锅巴等油脂含量较高的产品,酸价变化更大一些。不过,所有临期食品的酸价和过氧化值仍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根据以上检测结果,上海市消保委指出,临期食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但品质与新鲜食品有区别。如果消费者对营养成分比较介意,应避免购买维生素含量比较高的临期食品。
不健康的食品,不宜多买
国家卫健委也就临期食品的选购发布过提示,建议消费者对临期食品有所取舍。
国家卫健委介绍,食物大体可以分为长保质期食物和短保质期食物。其中,长保质期食物一般可以存放几个月到几年不等,比如真空包装的粮食、罐头、方便面、饼干之类。长保质期食品即便到了保质期,只要储藏得当且没有开封,仍能安全食用。
鲜牛奶、新鲜果汁、现做蛋糕或面包、冷鲜肉等短保质期食物,如果过了保质期,微生物超标的风险会增加。这一类临期食品需谨慎购买。
还有些食品营养价值不高,如薯片等高油高盐高糖的加工食品,即使是低价诱惑也不宜买太多。
此外,富含油脂的坚果类零食,如果不是真空/充氮包装,时间长了容易产生令人不愉快的哈喇味,尽量购买新出厂的产品。
最后,建议消费者购买小包装而不是大包装的临期食品,避免来不及吃造成浪费。
(责任编辑:娱乐)
- 阿根廷队爆冷负于沙特!阿根廷足协粉丝代币ARG币一度暴跌40%
- 97年北航学霸:从贝斯手到傲娇CEO|寻找95后创业者
- 中粮家佳康10月生猪出栏量33.4万头 环比增长34.68%
- 毛利率大降近10个点,低于同行平均水平,斯普智能要IPO募资9.17亿,你看好吗?
- 数百家公司撑起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闯出中国新赛道:锂电相公司330家,新能源车相关公司400家,充电桩100多家
- 中国人寿寿险总裁助理白凯:寿险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回归保险初心
- 中概股美股盘前普跌 哔哩哔哩跌近6%
- 华尔街达成共识:中期选举共和党获胜会利好市场
- 英国10月财政赤字大幅低于预期 同比增加44亿英镑
- 北京疾控:中高风险小区人员要严格遵守各项防疫规定
- 97年北航学霸:从贝斯手到傲娇CEO|寻找95后创业者
- 未按规定报送案件(风险)信息 工行一分行被罚20万元
- 禁止外交部长入境开会?俄方发出警告:这是“前所未有的挑衅”!白俄罗斯称乌军方在白乌边境进行挑衅
- 明日起除部分区外 广州中小学阶段学校暂停线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