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口岸旅客通道恢复正常,在中蒙边境感受“烟火气”回归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赴内蒙古特派记者 陶明阳 环球时报驻蒙古国特派记者 霍文】“我和女儿准备到扎门乌德来个一日游。烟火气”8日上午,连浩随着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口岸旅客通道恢复正常通关,特口内蒙古二连浩特本地居民王女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岸旅自己和家人3年都没有去外地旅游过,客通这次通关后,道恢准备第一时间和女儿一起到二连浩特对面的复正蒙古国“小香港”——扎门乌德旅游。从2022年11月底“二十条”的常中发布,到2023年1月8日二连浩特口岸旅客通道恢复正常,蒙边中蒙边境在一步步恢复往日的境感“烟火气”。
“我又可以正常往来蒙中之间做生意了”
8日上午9时左右,烟火气蒙方口岸代表顺利通过二连浩特口岸旅客通道进入中国境内,连浩与中方官员举行简短的特口庆祝仪式之后,有大约300名蒙方入境旅客依次乘坐专属大巴车,岸旅由蒙古国境内扎门乌德口岸出发,客通从二连浩特口岸入境。
第一位从蒙古国入境的郑先生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入境变得方便许多,“从我上大巴到完成海关查验仅需1个小时”。在出境通道,像王女士那样准备出境的中国游客,很多也在排队申报信息,接受通关查验。
扎门乌德—二连浩特口岸旅客通道恢复常态化通关第一天,蒙古国各大媒体予以积极报道。当天,蒙古国东戈壁省省长巴特扎尔格勒在接受该省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扎门乌德—二连浩特口岸恢复人员通关,为人员往来提供极大方便,商品供应也将不断增加,日用品等商品价格将下降。
据东戈壁省电视台8日报道,一位在中国二连浩特做生意的蒙古国公民表示,“我3年没有来中国了,能够在恢复人员通关第一天来到二连浩特感到非常高兴,中国朋友们一直希望我早点儿过来,我又可以正常往来蒙中之间做生意了。”
三年间,跨境运输没受太大影响
扎门乌德—二连浩特口岸是中蒙最大的公路口岸和铁路口岸。疫情期间,口岸人员往来通道关闭了3年,蒙中两国人员往来几乎完全中断,昔日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不再。据《环球时报》驻蒙古国记者观察,在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秋冬之际,蒙古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有所减少,首都乌兰巴托市一度有一两个月吃不到菠菜等新鲜蔬菜。但总体上,两国货物运输一直保持畅通。不仅有中欧班列和中蒙班列正常运营,中国日用品、蔬菜、水果、食品、医疗器械和药品等商品,也通过公路和铁路口岸,源源不断地运送到首都乌兰巴托和各个省份,为保障蒙古国生活必需品发挥重要作用。
与扎门乌德隔界相望的二连浩特,也是中欧班列的重要出境口岸。3年疫情,二连浩特当地支柱产业之一的跨境运输没有受到很大影响。负责中欧、中蒙铁路运输的二连浩特亨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孟祥玉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公司2022年进出口列车已经超过800列,完成年初定下的目标。他还表示,年末年初一般是中欧班列运输淡季,但是公司从今年1月开始到现在,已经进了十几列俄罗斯来的中欧班列货车。
内蒙古蒙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专注于煤炭进口,公司负责人李翔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疫情期间,中蒙煤炭、铁矿石等贸易受到影响很小。二连浩特海关方面一直在尽最大努力保障中蒙进出口贸易顺利进行。2020年2月,二连海关出台了应对疫情影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促进外贸稳增长22条措施,包括开设通关绿色通道、积极落实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等。
但是在二连浩特工作生活多年的李翔看到了疫情对当地其他行业造成的影响。“与二连浩特隔界相望的扎门乌德市被称为蒙古国‘小香港’”,李翔告诉记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所有蒙古居民的生活日用品都是商人在二连浩特采购再带回扎门乌德,销售给蒙古国境内市场。”据了解,疫情期间没有蒙古国商人入境,二连浩特当地小商品市场受到打击,许多中小型企业转行或者倒闭。
中蒙对未来充满期盼
9日清晨,二连浩特街道上还是有点冷清,但是二连浩特当地职员李先生并没有过多担忧。“二连浩特今年是暖冬,春天预计会比往年来得更早”,李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所有人都知道疫情终将过去,跨年夜响彻二连浩特的爆竹声释放了大家3年以来的压力,更让大家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
李翔同样对2023年二连浩特的发展充满信心。由于蒙古国目前也受疫情影响,消费水平降低,二连浩特的小商品贸易市场在短期内无法恢复,但预计在天气更暖和的3月或者4月会好很多。
蒙古国中国问题专家巴特尔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疫情3年来,蒙中两国守望相助,共同抗击疫情,努力为双边关系尤其是经贸合作创造条件。双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成功开辟绿色通道,为公务商务人员及货物设备的紧急运输提供必要的支持,减轻因疫情给两国带来的负面影响。
前不久,蒙古国东戈壁省宗巴彦至杭吉的铁路线建成,未来蒙中杭吉—满都拉口岸,将成为继扎门乌德—二连浩特之后又一条铁路货运通道。巴特尔夫说,这条铁路将成为增加蒙古国煤炭、铁矿石等矿产资源出口,拉动蒙古国经济发展的新通道。
蒙古国前外交官巴雅尔呼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中国连续十几年都是蒙古国最大贸易伙伴。2021年,中蒙两国贸易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2022年,蒙中经贸往来持续复苏,两国贸易额有望再创新高。巴雅尔呼说,不久的将来,随着两国多个铁路、公路口岸实现互联互通,蒙中两国贸易额完全有可能实现200亿美元目标。
(责任编辑:百科)
-
邬贺铨院士:工业5G应用技术仍需改进 企业数字化转型可考虑直接“上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实习生 莫予滴 武汉报道11月19日-21日,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湖北武汉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大会期间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的专访,并对三 ...[详细]
-
华尔街见闻经济学家预计,英国央行将把基准贷款利率提高50个基点至2.25%,并确认主动出售债券的计划。美联储75个基点加息如期落地后,市场焦点将转向今夜登场的英国央行。英国央行将于周四9月22日)伦敦 ...[详细]
-
9月22日消息,一度跌5%,续刷2020年12月以来低位。现跌4.76%,报5.80港元。美银发研报指,将联想集团2023至2025财年盈测下调3%至11%,并将其目标价由9.7元下调至6.5元,以及 ...[详细]
-
中证网讯记者 王舒嫄)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9月22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8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611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折合931.9亿美元,同比增长1%);新 ...[详细]
-
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安娜、韩婕、于青)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下一步,应如何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更好应对多重冲击?在11月21日于北京拉开帷幕的20 ...[详细]
-
本报记者胡金华 上海报道来源:华夏时报当存款利率再次下降的时候,保险市场上的万能账户结算利率也随之下行,居民在资产配置上要寻找到合适的稳健型理财产品,变得愈加困难。而此时,沉寂已久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趁 ...[详细]
-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消息,近期,有网友反映接到自称“北京疾控中心”的电话,以“流调”的名义实施诈骗,北京市疾控中心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提高警惕,防范“流调类诈骗”。流调人员在流调中会询问您的个人基本 ...[详细]
-
参考消息网9月22日报道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9月19日刊登题为《汽车工业让哈贝克难堪》的文章,作者是克里斯蒂安·米斯根斯、亨宁·派茨迈尔和古斯塔夫·泰勒。全文摘编如下:中国颁发的“营业执照”让宝 ...[详细]
-
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上半年营收1853.5亿元 “茅五”占比近六成
本报记者 王丽新见习记者 李静截至8月30日,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业绩全部出炉。在疫情反复、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下,白酒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如何?白酒股今年上半年整体活跃度不高的背后,是否反映了白 ...[详细]
-
记者/殷宴北京时间2022年9月22日,携程集团纳斯达克:TCOM及香港联交所:9961)公布了截至2022年6月30日第二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财报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携程集团净营业收入为4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