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界富士康赢麻了!博腾股份抱外资药企巨头大腿,一年狂赚20亿超过去10年

  发布时间:2025-07-06 05:14:10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重大订单给业绩带来的提振效应能持续多久,仍不得而知。图片来源:图虫创意得益于前期收到的重大订单陆续顺利交付,300363.SZ)2022年全年预盈近20亿元,创下业绩新高。博腾股份近日公布的2022年 。
重大订单给业绩带来的医药赢麻亿超提振效应能持续多久,仍不得而知。界富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得益于前期收到的士康重大订单陆续顺利交付,(300363.SZ)2022年全年预盈近20亿元,博腾抱外创下业绩新高。股份过去

博腾股份近日公布的资药2022年业绩预告显示,经初步核算,企巨公司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8.39亿元~71.35亿元,头大腿年同比增长120%~130%;归母净利润18.85亿元~21.50亿元,狂赚同比大幅增长260%~310%;扣非后净利润18.83亿元~21.48亿元,医药赢麻亿超增幅274%~327%。界富

2022年是士康博腾股份的高光时刻,仅上半年的博腾抱外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就已经达到39.14亿元和12.12亿元,超过过去任何一年的股份过去全年总额。

时代财经以投资者身份向博腾股份证券部相关人士核实,资药业绩预告中提到的“重大订单”主要是此前披露的美国某大型制药公司的两项小分子创新药的合同定制研发生产(CDMO)订单。

“业绩预告提到的重大订单是之前披露的那些,目前订单尚未交付完成,订单还在执行过程中。”该人士称。

随着入局者的增加,CDMO赛道“内卷”日渐升级,博腾股份还能依靠重大订单维持多久的高光时刻,仍有待观望。“若订单涉及相关产品未来需求无法持续或大幅减少,公司2023年及以后的业绩可能存在波动的风险。”博腾股份在2022年半年报中如是称。

业绩暴涨,远超过去10年

CDMO,全称“Contract Development Manufacture Organization”,即合同研发生产组织,主要为创新药企提供医药,特别是创新药的工艺研发及制备、工艺优化、放大生产、注册和验证批生产以及商业化生产等定制研发生产的服务。

自2019年年末,国内建立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制度为主线的监管理念后,便催生了各式各样的CXO(医药外包)发展模式,对应药品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如药品的委托研发、委托生产、委托贮运、委托销售等,CDMO(研发+生产)则是其中一种。

博腾股份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本约为5.44亿元,2014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目前主要从事原料药CDMO业务、制剂CDMO业务、生物CDMO业务(主要为基因细胞治疗CDMO业务)。

作为医药外包行业的老将,博腾股份自2013年起,营收增幅波动较大。财报数据显示,2013-2018年,公司营收均在15亿元以下,直至2019年,才实现稳定增长。2019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博腾股份分别实现营收15.51亿元、20.72亿元、31.05亿元、52.18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856亿元、3.244亿元、5.239亿元、15.78亿元。

按照此次披露的业绩预告数据计算,2022年第四季度,博腾股份预计实现营收16.21亿元~19.17亿元,归母净利润3.07亿元~5.72亿元,相比于2022年第三季度13.04亿元的营收和3.65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仍然保持增长态势。以目前披露的总营收数据来看,2022年是博腾股份自上市以来营收最高的一年。

从细分的业务板块来看,博腾股份的高增长主要来自原料药业务。2022年半年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原料药CDMO业务实现营收38.89亿元,同比增长212%;制剂CDMO业务实现营收898.32万元,同比增长154%;基因细胞治疗CDMO业务实现营收1126.71万元,同比增长80%。

来自美国某大型制药公司的大额订单是博腾股份2022年实现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2022年半年报显示,2021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陆续收到美国某大型制药公司的某小分子创新药相关的CDMO服务订单,金额合计约人民币57亿元。

2022年半年报显示,2021年度,博腾股份获得美国某大型制药公司关于某小分子创新药相关的CDMO服务订单,订单金额合计2.17亿美元,订单履行时间为2021年度-2022年度。2021年度-2022年上半年,公司已陆续实现产品交付,并确认销售收入合计13.46亿元;2022年上半年,公司累计收到美国某大型制药公司的CDMO订单,订单金额合计6.81亿美元,订单履行时间为2022年度。2022年上半年,公司已完成上述订单项下的部分产品交付,并确认销售收入17.98亿元。

博腾股份在披露上述两项订单时均表示,“订单金额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50%”。

依靠重大订单,还能受益多久?

几乎和博腾股份在同一时间,国内另一CDMO龙头(002821.SZ)也承接了巨额订单。

据凯莱英披露的订单合同公告,2021年11月17日、2021年11月29日、2022年2月21日,其全资子公司均有收到关于小分子化学创新药物的CDMO合同,三次涉及的金额分别为4.809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2.57亿元)、27.20亿元、35.42亿元,合计金额超过90亿元。

凯莱英在2021年11月29日与2022年2月21日的订单公告均提到,“若本合同顺利履行,交货时间为2022年度,预计将对公司2022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凯莱英实现营收78.12亿元,同比增长167.25%,实现归母净利润27.21亿元,同比增长291.58%。

尽管博腾股份与凯莱英并未明确表示公司的重大订单具体来自于哪家企业,但市场仍有猜测,或与辉瑞的新冠口服药Paxlovid(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有关。

辉瑞Paxlovid是一款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另外,在2022年2月的订单公告中,博腾股份也明确提到,其客户是跨国药企辉瑞旗下Pfizer Ireland Pharmaceuticals。

2022年2月,深交所就博腾股份的重大订单下发问询函,要求其说明是否与新冠治疗药物有关。不过,博腾股份在回复中表示,“基于公司与客户签署的保密协议,产品的名称、用途或适应症、配套工艺流程、专利技术、供应商等信息属于客户重要商业秘密,公司不便单方面对外披露。”

不过,重大订单给业绩带来的提振效应能持续多久,仍不得而知。

博腾股份在2022年半年报中表示,若订单涉及相关产品未来需求无法持续或大幅减少,公司2023年及以后的业绩可能存在波动的风险。

而凯莱英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在2022年11月24日发布的《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关注函回复的公告》中,凯莱英提到,公司于2021 年承接了某大型制药公司的大订单,有力带动了公司收入的高速增长。大订单收入金额在公司近两年营业收入占比较高,2021 年占比 26.53%,2022 年前三季度占比 59.26%。“考虑其适应症目前的全球变化情况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以及公司过往该类型药物的生命周期特点,大订单的可持续性尚不明朗,该订单规模及增长并不单纯取决于公司经营层面,外部不可控因素较多。”

自2022年年末以来,国内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国内疫情形势快速转变,用药需求释放。近期便有消息传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作为中方牵头部门正与辉瑞就Paxlovid的仿制药合作进行谈判,并特别提到(600521.SH)、石药集团(01093.HK)。

早在2022年8月,华海药业与辉瑞共同宣布,双方已就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Paxlovid)签署本地化生产协议,合作协议期限为5年。华海药业将在协议期内为辉瑞公司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的Paxlovid提供制剂委托生产服务。

今年1月11日,辉瑞中国表示,正在推进与华海药业在中国本地化生产新冠口服药Paxlovid事项。

  • Tag:

相关文章

  • 奥迪一汽新能源工厂实现暖封闭,新车将于2024年底投产

    转自:贝壳财经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王琳琳)11月21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暖封闭仪式上获悉,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实现暖封闭,比原计划的任务节点提前一个月。奥迪负责生产
    2025-07-06
  • \

     基金2021年年报正在火热出炉,我们来盘点一下2022年新浪财经“”QDII基金经理们如何看待市场行情。华安基金翁启森:美国经济仍处于疫情恢复的上行阶段华安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 翁启森认为,20
    2025-07-06
  • Lululemon涨近5%,Q4净利润同比增长32%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2025-07-06
  • 生态环境部:对碳排数据造假“零容忍” ,积极推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北京报道 3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召开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生态环境部始终坚持对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行为“零容忍”
    2025-07-06
  • 赞助世界杯金额过亿,但现代起亚在中国正退出主流视野

    来源:财经汽车摘要:虽然韩系车企主观意愿上并不想放弃中国市场,但重视程度确实不及欧美市场。文 | 王静仪汽车和足球一向密不可分。刚刚收看了2022卡塔尔世界杯比赛的观众们不难发现,起亚汽车的“KIA”
    2025-07-06
  • 宿华今夜无眠!每两天亏损一个亿,快手21年亏损翻了一倍

    昨天,快手公布了2021年财报,去年净亏损达到了188.5亿元,相当于两天亏一亿。上市一年,快手没有扭亏为盈的趋势,亏损反而翻了一倍。去年亏损188亿,相当于两天亏损一亿据财报显示,快手去年营收达到8
    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