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批评“12车道”,警示“为了政绩不顾实际”
撰稿/新京报评论员 丁慧 编辑 迟道华 校对 赵琳
▲7月2日2车道安徽召开16个省辖市二季度工作评议会,省委书记省委书记郑栅洁批评某地经济体量靠后,批评修马路却修了12车道,警示绩不际跑在路上的为政车却没几辆。图/安徽新闻联播截图近日,顾实安徽召开16个省辖市二季度工作评议会2车道省委书记郑栅洁批个别干部“虚、省委书记躲、批评冷、警示绩不际粗、为政假”,顾实并指出作风问题背后2车道政绩观问题。其指出,省委书记某地经济体量靠后,批评人口总量不多,人流量、车流量不大,修马路却修了12车道,路很豪华,跑在路上车却没几辆。
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地方,马路却修了“12车道”,的确非常“扎眼”。要看到,就连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12车道”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建设的。建在哪里,怎么建,也都需要详细的科学评估后才开工。毕竟,大型项目的建设一旦动工就是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投入,即使后续发现问题,被叫停,一来一回都是浪费,都是劳民伤财。
项目建设的初衷是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这就要求,相关的投入和论证需从实际经济情况出发,避免浪费。对此,安徽省委书记直面问题、讲出问题,有利于把这类苗头性、趋势性的问题及时遏制,但地方个别官员不能总等省委书记点名批评,才意识到问题所在。
在此之前,早有不少地方因个别地方官员“拍脑袋”决定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被媒体曝光。特别是此前在一些尚未脱贫的地方,类似问题也出现过。如,2019年,某深度贫困县花7.1亿元建“豪华小学”;2018年,某国家级贫困县斥4800万余元巨资修建广场。个别地方上项目、铺摊子不顾实际,“大操大办”,对个别官员来说,政绩是好看了,可与发展阶段不匹配的项目,对地方财政和社会资源是一种浪费,也透支了未来的发展潜力。
这折射出的还是个别官员扭曲的政绩观:不顾实际,只顾政绩;只讲究短期内的政绩好看,不顾地方未来发展潜力。在扭曲政绩观的驱动下,会严重造成政府债务大幅度上升,甚至地方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发展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就业和民生都难以保障。
无论如何,地方官员还是要警惕这种扭曲的政绩观,要认识到一个地方的开发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持续投入,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到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和实际需要,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不能为了一时的“面子”,失去可持续发展的“里子”。
(责任编辑:知识)
- 游戏工委报告:未成年人的沉迷游戏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 美议员提议就中国购买俄油气实施对华制裁 中方回应
- 华为智慧屏S86 Pro发布:HarmonyOS 3加持的大屏幕电视
- 一季度保险消费投诉2.65万件!涉及哪些公司?
- 险企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细则出台:满足七条准入门槛、可提供年金保险、两全保险
- 河南立法惩治“键盘侠”,“按键”伤人将被处罚
- 广发银行注册资本、股权结构相继变更,财政部持股比例超5%成该行第五大股东
- 俄气几乎减半!德国称努力节约可避免天然气短缺
- 受集采冲击扣非净利下降3成 通化东宝:加大对零售渠道、民营医院等集采外市场投入
- 乌央行求助IMF,开口就要200亿美元
- 容维证券刘思山:经济数据疲软 市场进入调整波段
- 最新!李峻任上海崇明区副区长、代理区长,缪京辞去崇明区区长职务
- 最高检第四检察厅:及时清除披着金融创新外衣的“毒疮”
- 多地实施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常态化核酸筛查 部分地区要求每家每周至少一人做一次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