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妆品企业业绩自6月起显著恢复

记者 | 周芳颖
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本土数据显示,受本土疫情多点散发的化妆恢复影响,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总额为1905亿元,品企同比下跌2.5%。业业月起这是绩自近10年来,上半年化妆品零售总额首次出现下滑。显著不过,本土自3月起经历了连续三个月的化妆恢复负增长之后,6月,品企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复苏显著,业业月起同比增长8.1%,绩自超过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的显著增幅。
亦发布专题报告表示,本土上半年尤其是化妆恢复二季度,尽管不可避免地受到局部疫情影响,品企但相对而言,美妆赛道较其他可选品稳定性更好、受冲击小,龙头企业表现优秀,且6月行业边际复苏显著。
而且,从月度波动性角度看,化妆品波动性最小,金银珠宝波动性最大,服装类居中。中信证券认为,消费的刚需强弱、对消费场景的依赖度等是造成波动性大小的主因。
显然,化妆品的刚需性,以及对线上渠道的适应性促使其从疫情反复中恢复的速度相对较快。
中信证券预计,、、等本土化妆品上市企业第二季度营收均保持增长。
其中,贝泰妮营收及归属净利润预计均同比增长三成,主要受到公司运营总部、物流仓位及合作代工厂在上海及其周边的影响;珀莱雅营收预计同比增长两到三成,但归属净利润增幅在一成到两成之间,主要考虑利润端受到羽感防晒退货事件的一次性影响;丸美股份预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到5%,归属净利润下滑幅度收窄至两到三成,其中淘宝、天猫等线上渠道经内部架构调整后实现良性增长。
值得提到的是,贝泰妮近期还发布公告称,将使用自有资金1亿元投资杭州红杉晟恒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其最终所占份额尚待确认。红杉此前是贝泰妮的天使投资人。
根据公告,该红杉基金主要关注科技、医疗健康、消费服务等行业的投资机会。背靠红杉在消费行业的资源经验,加之自身积累的产业认知,贝泰妮显然在进一步寻找薇诺娜品牌之外的第二增长点。
而在美妆行业内,另一个迅速崛起的标杆是以玻尿酸为核心业务的。华熙生物在2022年半年度业绩快报中披露,其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1.6%及38%。
其中,护肤品牌也成为华熙生物疫情期间抗风险的支柱。
华熙生物在业绩快报中指出,2022 年第二季度,虽然原料业务及医疗终端业务受到新冠疫情产生的负面影响,但是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延续高增长态势。同时,从整个上半年来看,原料业务稳步增长,医疗终端业务基本持平,功能性护肤品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功能性食品业务低基数下实现大幅增长。
实际上,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自2020年起开始占据华熙生物营收的半壁江山,而该公司此前的主营业务为玻尿酸的原料业务。据2021年报,华熙生物旗下润百颜、夸迪、BM肌活和米蓓尔这四大功能性护肤品牌已经突破年收入亿元的规模。其中,润百颜年收入突破十亿元。
还值得注意的是,“敷尔佳”、“可复美”、“创福康”等医用敷料品牌的母公司近期相继开启IPO赛跑。医美赛道热度的攀升带动了相关板块衍生产品公司的前景期望。
而前述品牌均在敷料和护肤品上进行双重布局,或将在未来进一步搅动护肤品市场的格局。根据中信证券近期发布的报告,预计专业级美容护肤品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1.1%,至2026年规模约达522亿元。
相关文章
- 视觉中国 图记者/吴遇利跌出造车新势力第二阵营的威马汽车开始全员降薪。近日,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被曝正在执行整体降薪计划。据中新经纬报道,11月22日,有威马汽车员工证实了这一消息。11月21日,一封威2025-07-06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6
- 本报记者 贾丽面板行业难言回暖。根据CINNO Research月度面板厂投产调研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国内液晶面板厂平均稼动率为68.9%,较7月份下滑4.4个百分点,达到历史低点。这也打破了此前业2025-07-06
- 提到“至暗时刻”一词,很多人都会想到一部同名电影《至暗时刻》,它讲述的是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二战中处境最艰难时的故事。那段时间里,一向坚定、强势的丘吉尔,在与国王的一次谈话中难以遏制地展现了自己的脆弱:“2025-07-06
- 新西兰年度贸易逆差扩大至创纪录水平,因消费品和汽车进口激增,加上新西兰元走软推高了进口成本。新西兰统计局周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的财年,贸易逆差扩大至129亿新西兰元约合80亿美元)。进口2025-07-06
- 中金点睛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维持“鹰”派基调,符合预期。加息并未减速,点阵图显示利率还会进一步抬升,且将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高位High for longer)。我们预计加息将带来更多痛苦,美国经济或于20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