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中国观察 | 空间站与“卡脖子”,中国在警醒中争取“逆袭”
9月17日,卡脖子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年中举世瞩目。国观中国航天员身后的察空“太空之家”里,拟南芥幼苗已长出多片叶子,间站警醒高秆水稻幼苗、中国中争矮秆水稻也在奋力生长。取逆
自1987年中国首次将农作物种子送上天迄今的卡脖子三十多年里,已有千余种植物“上天”又“入地”,年中培育出小麦、国观高粱、察空黄瓜、间站警醒番茄、中国中争西瓜等700多个太空品种,取逆丰富着中国人的卡脖子餐桌。
航天育种只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冰山一角。有人认为,这十年,是中国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高最快的十年,已成功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天问探火、蛟龙入海、墨子传信、北斗组网……一次次刷屏,普通民众对科技发展的关注度持续提升。
、大数据、5G、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纳米技术、医疗新技术等前沿科技的加速创新和应用,正在深刻改变生活。
资料图:2022年6月22日,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航天育种核心示范基地内,品种多样、各具特色的果蔬均是利用“太空种子”培育而成。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如今,无论一线城市还是偏远地区都用上了扫码支付,购物、出行、订票、外卖……一部手机轻松搞定。中国高铁可通达93%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乘高铁一天之内可走遍中国。受惠于5G技术,北京专家可通过智慧医疗系统对西藏拉萨的重症患者进行远程诊疗。
科技不仅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还在全球“圈粉”。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曾公开表示自己是中国科技产品的头号粉丝:“如果你在中国有一部手机,你都不需要会说中文,事情就全能搞定。”
华为、OPPO、vivo、小米、一加等中国品牌手机畅销海外。智能、无人机、以及自动果蔬清洗机等生活小家电更是令外国网友惊叹:中国民众生活在未来。
德国《焦点》周刊3月16日报道称,1990年,美国、日本和德国在高科技出口全球份额上领跑全球。当时技出口仅占全球0.6%份额。但到2020年,中国份额已达约四分之一,是高科技出口全球冠军。
资料图:2022年9月2日,2022世界数字经济大会暨第十二届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在浙江宁波举行,众多数字经济前沿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等亮相展览现场。 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从落后到领先,中国是如何逆袭的?源于几个“变”:
理念之变。科技体制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障碍和藩篱。
投入之变。十年来,中国科技投入大幅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从1.0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到2.79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
人才之变。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2021年研发人员总量预计为562万人年,是2012年的1.7倍,稳居世界第一。
基础之变。中国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是世界上拥有工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国家,产业链齐全,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
开放之变。中国持续深化对外开放,重视与全球进行人才交流及创新合作,开放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资料图:2022年8月11日,第18届中国(天津)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开幕,激光切割机吸引参观者。 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
然而,在“高歌猛进”的同时,也有一种感受强烈的痛楚如影随形——在某些关键核心领域仍受制于人。
就在中国加紧建设空间站时,美国又出台了一项意图明显的“芯片法案”。这样的对比颇为耐人寻味。
近几年来,美国对中国频频发起贸易战、科技战,搞断供、脱钩,动辄挥舞制裁大棒,在国际上构建围堵中国的“科技联盟”,尤其是利用其在芯片等领域的优势对中国进行遏制,引发中国全民警醒。
中国人清醒地意识到,被“卡脖子”,根在技不如人。关键核心技术必须靠自主创新。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科技创新”作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之一,被重点提及。
资料图:2021年5月26日,第十二届导航成就博览会在江西南昌开展,全面集中展现北斗应用和产业发展新成果、新成就。图为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开源自动驾驶机器人吸引参观者。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摄
如今,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已成为中国科技攻关的重点,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比如,中科院已经成立了一些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的领导小组。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正在加快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持续提升。同时,投入资金支持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正逐步形成完整产业链,不仅广泛服务国内,相关产品还出口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北斗芯”都是“中国芯”,基础产品实现自主可控。
本月初,中国决策层议定一份重磅文件,旨在健全体制机制以举国之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相信在不远的未来,迈克尔·莱维特可以享受更多中国科技带来的便利。
(责任编辑:知识)
-
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扩大至1.7%,哔哩哔哩跌7%小鹏汽车跌超5%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6日讯昨晚,688180.SH)发布公告称,公司于9月15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审核中心出具的《关于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审核意 ...[详细]
-
A股五大上市险企前8月合揽保费1.91万亿元,寿险单月保费承压增速转负
近日,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2年前8月保费数据交齐,统计看来,合计揽入保费1.91万亿元,同比增长4.04%。5家寿险公司前8月保费四升一降,其中平安寿险保费仍处于负增长,而从8月单月数据来看,则整体 ...[详细]
-
工信部:联合相关部门加快发布实施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循序渐进降低碳排放强度
证券时报网讯,据工信微报公众号,工业和信息化部今日举行“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主题是“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相 ...[详细]
-
11月23日,当地时间周二,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表示,降低通胀仍然是美联储的首要任务,她和同僚们正完全专注于解决高通胀问题,并将利用他们的工具来完成这项工作。梅斯特周二表示:“鉴于通胀水平高企,恢复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据中国基金报的报道,随着蔚来中报公布,已上市的造车新势力“蔚小理”全部“交卷”。根据蔚来、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中报显示,尽管三家新势力上半年营收均 ...[详细]
-
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2328)“强烈推荐”评级,目标价11港元。车险保费增速继续回升,同时中报业绩大超预期,“量价齐升”逻辑持续得到验证,展望后续认为其经营将持续稳中向好,下半年保费和盈利将持续高增 ...[详细]
-
iQOO 11最新爆料:最大拥有16GB+512GB的存储空间
iQOO作为一个极其注重性能的品牌,每次发布新品都能引起一大波用户的关注。而谈到iQOO的数字旗舰机型,在很多人心目中,可以说是极致性能的代名词。此前,有数码博主爆料了接下来的蓝厂家旗舰机暂定排期,其 ...[详细]
-
两只仓储物流REITs表现分化,一只盈利能力优秀,另一只化身管理费刺客
两只仓储物流REITs表现分化,一只背靠,盈利能力优秀,另一只化身管理费“刺客”丨REITs系列三)来源:市值风云 管理费率,是投资者研究REITs基金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前两个系列,风云君详细介绍了国 ...[详细]
-
今年以来,上市银行高管密集变更。据贝壳财经记者统计,截至9月15日,近20家上市银行董事长、行长等高管职位迎来变动,其中包括、、、在内,合计15家上市城商行出现董事长或行长变动。时值中秋前后,上市城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