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批复 组建石墨烯等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制造业是工信国技术创新最活跃的领域。
11月7日,部批工信部官网发布信息显示,复组近日,建石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组建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墨烯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制造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等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业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新中心包括近日批复的工信国这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截至目前,部批全国范围内的复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已超过20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室主任叶振宇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建石设立这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有利于加快以优势企业为依托、墨烯多主体协同、制造机制灵活高效的业创创新体系建设,也有利于发挥不同主体互补优势加大对一些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进而为日后更多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诞生和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有益经验。
3家国家创新中心亮相
工信部发布的信息显示,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依托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组建,建设地位于浙江宁波,股东单位充分汇聚了浙江、江苏、广东等14个省份的行业创新力量。
该创新中心主要面向石墨烯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围绕石墨烯材料规模化制备、石墨烯材料产业化应用和石墨烯行业质量提升等研发方向,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支撑打造贯穿石墨烯领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和价值链的创新体系,助推我国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
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依托南昌虚拟现实研究院有限公司组建,建设地位于江西南昌,股东单位汇聚了虚拟现实硬件、软件、内容制作与分发、应用与服务等环节的行业骨干力量。
该创新中心聚焦制约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建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测试验证、检测、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等平台,逐步构建覆盖虚拟现实全产业链的产业创新生态,推动我国虚拟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注意到,就在11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提出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含相关硬件、软件、应用等)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培育100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打造10个具有区域影响力、引领虚拟现实生态发展的集聚区,建成10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依托四川新视创伟超高清科技有限公司组建,建设地位于四川成都,股东单位汇聚了超高清视频材料、芯片、模组、算法、设备、整机及系统的行业创新资源。
该创新中心面向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围绕前端采集、内容制作、编解码、网络传输和行业应用,提升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技术应用推广、行业公共服务等能力,助推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创新发展。
“这些制造业创新中心将对相关产业产生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将加快形成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的集聚优势,加速整合各类创新主体的要素资源,推动一批行业性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新技术新模式扩散。”叶振宇说。
弥补创新链条断裂环节
记者梳理发现,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文件明确提出,要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建立以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以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为重要支撑的制造业创新网络,建立市场化的创新方向选择机制和鼓励创新的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机制。
文件还明确列出“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工程”,该工程明确要求: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重点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训等工作。制定完善制造业创新中心遴选、考核、管理的标准和程序。
到2020年,重点形成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力争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曾撰文指出,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是弥补创新链条的断裂环节,特别是解决从实验室产品到产业化之间的“死亡之谷”问题的治本之策。
于是,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2016年工信部出台了《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16年~2020年)》(以下简称《指南》),印发了《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 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产业化应用为导向,着力构建完善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节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为重要补充的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
提升制造业持续竞争力
《指南》明确了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概念。
文件指出,制造业创新中心是创新平台的一种形式,是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自愿组合、自主结合,以企业为主体,以独立法人形式建立的新型创新载体;是面向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突出协同创新取向,以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为重点,充分利用现有创新资源和载体,完成技术开发到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应用的创新链条各环节的活动,打造跨界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
记者梳理发现,2016年6月,工信部批复成立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同年12月批复筹建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由顶层设计进入实施阶段。
2021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组建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等4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当前全球制造业已发生深刻变革,我国制造业站上新的历史起点,我国建设新型创新载体任务紧迫而艰巨。
《指南》指出,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制造业解決了“大”的问题,但“强”的问题仍十分突出,根子在创新能力不强上,突出表现为对外技术依存度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不足、创新成果产业化不畅等。
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缺乏实现实验室技术向产品技术转移的创新平台和中试系统,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缺失,以及产业发展的基础材料、基础工艺、技术基础较为薄弱等。
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是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全新历史性任务。要应对这一挑战,关键靠创新,难点也在创新。建设新型创新载体,构建全新的制造业创新生态网络,是全面提升制造业持续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指南》提出,面向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我们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战略部署和成功经验,以创新中心建设为途径,打通技术、组织、商业、资本之间的分割与壁垒,整合重组各类创新资源和主体,推动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构建能够承担从技术开发、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的新型制造业创新平台。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相关文章
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构建资本市场与创新创业共生共荣新格局
每经记者 刘嘉魁 每经编辑 廖丹 11月22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承办的2022中国资本创新成都)峰会上,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作2025-07-07王毅与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美国商会代表座谈
新华社纽约9月19日电 当地时间2022年9月19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纽约与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美国商会代表成员进行座谈交流。王毅说,今天的世界很不太平,新冠疫情尚未结束,乌克2025-07-07-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陈雨康)世界黄金协会9月2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若各国央行继续大力加息,黄金则可能持续承压,但经济滞胀甚至全面衰退的风险或许会抵消这一压力,因为黄金在该环境下的表现历来出色。短期2025-07-07
百亿元“灰飞烟灭”? 柔宇科技回应:存在严重夸大和误导成分 目前公司运营正常有序
每经记者 王晶 每经编辑 文多 近日,关于清华天才富豪——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资产被查封,100亿元灰飞烟灭”的文章在网络上引发外界关注。9月19日晚间,柔宇科技在官方公众号上发布一则声明回应:一些2025-07-07- 近日,对车主反应车机系统开机弹出广告做出回应。据长安售后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出现广告是正常情况,相对其他企业来说,长安的广告时长较短。工作人员还称,广告对于正常使用来说几乎没有影响,目前不会修改,如果反2025-07-07
苏奥传感2854万收购资产2.55亿卖出,预计增利1.9亿为中期净利4倍遭问询
长江商报记者 蔡嘉300507.SZ)的一笔资产出售引来了监管问询。根据交易方案,苏奥传感拟作价2.55亿元出售控股子公司常州华旋传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州华旋”)全部51.0903%股权。长江商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