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G闯关IPO:6大问题短期内怕是无解

炒股就看,大问权威,题短专业,期内及时,怕无全面,大问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题短
花椒财经 ◎ 文 / 鸟叔
SKG是期内谁?
可能不少人会一脸懵逼。
但若提起“按摩仪”,怕无相信大家都会不自觉的大问“哦”一声。
而SKG目前就是题短按摩仪这个细分赛道中的“扛把子”。
一是期内销量NO.1。
根据欧睿咨询出具的怕无《市场地位声明认证函》,按2021年B2C渠道零售额计,大问SKG品牌颈椎按摩仪销售额全国第一;
SKG于2020年推出的题短筋膜枪产品曾荣获福布斯最佳筋膜枪奖项,2021年推出的期内腰部按摩仪上线4个月即攀升至天猫和京东平台细分品类销量第一名。
二是赚钱能力强。
过去三年,SKG颈椎按摩仪的毛利率60%左右,而拿走行业6成利润的苹果,其手机业务综合毛利“仅为”43.7%。
今年6月,“SKG毛利率超过苹果”相关词条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足见外界的震撼。
前不久,SKG的母公司未来穿戴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提交IPO招股书,拟在创业板上市。
然而抽丝剥茧后发现,SKG光环下的阴影里实则问题重重。
【1】增势放缓,靠提价撑业绩,非长久之策。
2019年至2021年,SKG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92亿元、9.91元、10.6亿元,虽整体上呈上涨之势,但增势乏力明显。
同比增速直接从2020年的32.71%掉到2021年的8.6%。
而这日渐乏力的业绩也主要是靠提价支撑。
比如作为公司营收增量主要来源的腰部按摩仪,单价由2020年的92.8元/件涨至2021年的238.61元/件,携式健康产品的均价从108.15元/件涨至201.64元/件。
但问题是,小型电子产品本就属于价格敏感性消费。
SKG的品牌力能支撑起多大程度的提价?提价对业绩增长的拉动又能持续多久?
这些都是要让投资者深深打问号的。
【2】赚钱能力大幅下滑,尚看不到拐点。
SKG的盈利能力强不假,但这种能力正趋势性衰减也是不争的事实。
不仅毛利率在下滑,过去三年毛利率分别为55.81%、58.31%和51.38%;
净利率同样在下滑,过去三年分别为26.9%、14.47%和12.41%。
这也让SKG出现了值得警惕的经营现象—增收不仅不增利,甚至盈利还在下滑。
过去三年,SKG净利润分别为2.13亿元、1.43亿元、1.32亿元,在一步一个台阶往下走。
当前尚看不到预期拐点的出现。
【3】长期“轻研发、重营销/销售”,虽有所改善,但还远远不够。
SKG长期以来“轻研发、重营销/销售”,营销导向的后果就是,一边是产品力不足,一边是营销/销售成本对利润的蚕食越来越严重。
2019年至2021年SKG营销及销售费用分别为1.02亿、2.1亿和2.15亿元,营收占比从12.93%激升至20.24%。
同期其研发费用分别为2275.49万元、4714.06万元和7472.59万元,占同期营销/消费费用比分别为22.3%、22.4%、34.7%。
也就说从去年SKG的研发投入才开始“亡羊补牢”、真正发力,当然这是好事。
但还是有两点要说:
一是研发投入度相对来说仍是不够的;
二是投入力度加码能持续多久,最后能加到什么程度,仍充满不确定。
【4】业务结构不合理,过度依赖大单品,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
每一个企业都想握有一个大杀四方的单品。
每一个企业都想竭力避免过度依赖一个单品,摆脱业务结构单一的局面。
可惜两难全。
如今SKG就正面临着这样的尴尬。
SKG能有今天,可以说就是靠一个大单品——颈椎按摩仪撑起来的。
2019年卖了5.86亿,占其总营收比重达74.2%,2020年卖了8.55亿,进一步增至86.7%。
然而到2021年作为顶梁柱的颈椎按摩仪突然卖不动了,反成了业绩的拖油瓶。销量减少近70万台,销售额少了1.1亿,大大地拖累了去年业绩。
业务过度单一引发的经营风险已经暴露,如何解决?“第二增长曲线”又在哪?
这些老板刘杰都需要给出清晰的回答。
【5】质量问题频发,影响不仅限于产品层面,对其口碑也有着“致命杀伤力”。
在技术路线上,SKG主要使用的是脉冲电流技术,即通过脉冲电流对肌肉神经形成揉按效果,进而起到放松肌肉、缓解颈椎疼痛的作用。
和物理按摩技术相比,其优势在于对神经放松、恢复肌肉活力效果更佳,且能压缩体积,做到小巧玲珑。
弊端也很明显,即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很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SKG,K5系列、G7系列热销颈椎按摩仪都收到了大量投诉,更有消费者在使用其颈部按摩仪后,出现了颈部烫伤。
也有消费者反映,自己购买的SKG腰部按摩器,不仅出现了接口脱落的质量问题,甚至在使用的时候,还发现有漏电的现象。
当一款电子产品存在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风险时,对它品牌口碑的杀伤力将会是致命的。
当年被曝出电池爆炸的三星手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负面教材。
【6】赛道门槛低,自身又缺乏护城河,未来能否守住现有地位,还是一个问题。
目前SKG所处的健康智能赛道尚处于跑马圈地、泥沙俱下的阶段。
在营按摩器相关企业数量超过5000家,包括、、、、未来穿戴等;小型便携式按摩器行业CR3不足20%。
虽然现在还不用担心所谓的存量竞争,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SKG、倍轻松等网红品牌只是取得了暂时性领先。
由于赛道门槛较低,SKG又没有建立起稳固且明显的护城河优势。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的快速迭代升级,未来SKG能否守住先发优势,也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写在最后的话】
先于SKG上市、抢下“健康智能硬件第一股”头衔的倍轻松,上市一年来,股价已累计下跌66%。
可见,目前资本对健康智能硬件赛道,并不是特别感冒。
面对着内忧外患,IPO的路上,刘(杰)老板要想说服投资者看好SKG,难度还是不小的。
相关文章
德国官方又让储存罐头和水?明年1月或成为欧洲停电风险最大时刻
财联社11月21日讯编辑 马兰)据德国价格门户网站Verivox显示,由于电力和天然气供应商面临更高的批发价格和飙升的电网费用,德国家庭将在1月份再次迎来电费上涨。据该网站监测了800家电力供应商和72025-07-07- 证券时报记者 秦燕玲国家发改委1月3日消息显示,自2023年1月3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250元和240元。折合来看,92号汽油、95号汽油和0号柴油约分别上调0.192025-07-07
由于需求放缓 沙特下调亚洲石油价格至2021年11月来最低水平
沙特阿拉伯下调了2月份所有销往亚洲的石油价格,表明随着经济放缓,沙特主要市场的需求依然低迷。据了解,沙特阿美下调了2月份将运往亚洲的所有类型原油的价格,其中该公司的旗舰产品阿拉伯轻质原油(Arab L2025-07-07银保监会:浙商财险、安诚财险、人保寿险、友邦人寿等4家保险公司存在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问题
据银保监会网站1月5日消息,近日,中国银保监会财务会计部偿付能力监管部)发布《关于四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问题的通报》,通报了2022年偿付能力真实性检查中发现浙商财险、安诚财险、人保寿险、友邦2025-07-07高瓴资本系清仓式减持良品铺子,公司股价午后一度上演准“地天板”
截至发稿,该股涨逾6%,报37.63元,振幅19.98%。11月21日,午后一度上演准“地天板”。截至发稿,该股涨逾6%,报37.63元,振幅19.98%。11月20日晚间,良品铺子公告,高瓴系旗下的2025-07-07-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