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最高!北向资金1月爆买超1400亿,最新抢筹哪些股票?
北向资金1月“买买买”根本停不下来!历史单月净买入额竟高达1412.9亿元,最高资金刷新陆股通开通以来单月最高记录。月爆亿最
截至1月31日收盘,买超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01.44亿元,新抢月内第五次净买入额超百亿元,筹股为历史首次。历史其中,最高资金沪股通净流入60.77亿元,月爆亿最深股通净流入40.67亿元。买超
而从1月整体情况来看,新抢北向资金除了在1月3日小幅净卖出6.45亿元外,筹股其余15个交易日均开启“扫货”模式。历史
重点加仓电力设备、最高资金非银金融和食品饮料
1月31日,月爆亿最A股三大股指震荡下跌,成交量也缩小至万亿元以下。但北向资金不改“跑步进场”的趋势,全天净买入101.44亿元,月内第五次净买入额超百亿元,为历史首次。其中,沪股通净流入60.77亿元,深股通净流入40.67亿元。
沪深股通前十大成交股中,净买入额居前三的是宁德时代(300750)、(600036)、隆基绿能(601012),分别获净买入14.05亿元、7.64亿元、6.97亿元。
净卖出额居前三的是五粮液(000858)、(300759)、长江电力(600900),分别遭净卖出5亿元、3.87亿元、2.04亿元。
1月由于包含元旦和春节两个假期,因此北向资金仅有16个交易日,但全月净流入额高达1412.9亿元,创下单月净买入额创陆股通开通以来新高。除1月3日小幅净流出外,剩下15个交易日均净流入。北向资金2022年同期仅净流入167.75亿元,1412.9亿元这一数字也超过2022年全年净买入总额900.20亿元,同时超过了2014年、2015年、2016年的全年净买入总额。
行业方面,Wind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30日,北向资金净流入额最高的前三大行业(申万)分别为电力设备、非银金融和食品饮料,净流入额均超过170亿元。
个股方面,Wind最新数据显示,近一月北向资金净流入额居前的个股包括宁德时代、贵州茅台(600519)、(601318)、隆基绿能、五粮液等,分别净流入119.48亿元、92.91亿元、87.98亿元、62.75亿元、57.02亿元。
多因素催化外资回流
谈及北向资金创纪录的大幅净流入,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表示,外资近期的大幅流入绝不是“一时冲动”。从全球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当前对经济、地产风险和美联储加息的担忧,都在明显缓解和改善。中国资产性价比提升,正吸引外资加速回流。
兴业证券在研报中认为主要有四大因素催化,一是美元快速回落、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二是外资对中国经济的修复预期持续增强;三是外资对国内的政策预期出现变化;四是美股进入磨底阶段,海外市场波动减小,外资风险偏好提升。
奶酪基金基金经理潘俊也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海外方面,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逐步进入尾声,海外资金有望重新流入新兴市场;国内方面,在疫情防控措施优化以及地产行业推出融资政策的背景下,资本市场对我国经济修复具备较强信心,北向资金有望持续流入。
黑崎资本创始合伙人陈兴文认为,许多“长坡厚雪”的龙头赛道,特别是新能源、互联网、地产、大消费、大金融等高权重板块,距离历史峰值,现仍处在“山脚之亭”,是值得长远持续深度布局的绝佳买点,处在经济强复苏下的上行行情下,北向资金流入这些板块将是长期而渗透式的。同时,在持续的“对内强复苏,对外大开放”背景下,同时面对欧美国家面临的经济衰退,北向资金将持续小跑入场中国股市。
可以明显看到的是,更多的资管巨头近日纷纷表达了对中国资产的看好。
摩根士丹利在1月31日最新发布的研报中重申“超配”的观点,并建议应该“买跌”(recommend buy-the-dip )。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王滢称,调整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春节数据好坏参半,美国方面的政策存在不确定性,以及美联储议息会议之前的获利回吐。“考虑到宏观经济复苏的轨道,中国股市与美国市场相关性较低,以及相对吸引力,我们对中国股市保持‘超配’。”
DWS亚太区投资总监Sean Taylor预计,从2023年第二季度甚至会更早开始,中国经济数据会向好。2023年政府将通过刺激措施支持经济,尤其是消费回升和服务业的复苏将推动经济增长。中国政府也在推动投资,重点是扩大基础设施,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并有望增加对太阳能和风能的投资。此外,中国正在努力将其城镇化的比率从目前的63%提高到80%,因此城市化仍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股价仍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中国股市已摆脱2021年2月以来的长期跌势,但到目前为止,股市只收复了部分跌幅。中国企业具有大约15%的收益增较低的风险溢价,或能确保股市向好。同时,企业估值也具有吸引力,市盈率为11.4倍,远低于13倍的近十年平均水平。” Taylor称。
或将持续净流入
展望后市,多家机构表示,外资净流入将是A股的重要增量资金。
中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驰称,外资有望成为2023年A股市场的重要增量资金。“考虑到全球流动性转向宽松、中国资产在经济触底回升中有望再现配置优势,保守估计外资今年净流入规模将超过去三年的平均值(2437亿元),成为A股市场今年最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之一。”徐驰表示。
“展望全年,随着内外扰动缓解,近期催化外资流入的积极因素仍将延续,预计北向资金仍将继续加仓A股,成为A股市场最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之一。”兴业证券在研报中称。
粤开证券指出,北向资金持续流入对市场情绪回暖和风险偏好提升有明显助推作用,有望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预期,助推A股上演春季躁动行情。
不过也需要注意的是,北向资金和内资情绪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歧。
华夏基金分析称,节后困境反转逻辑基本兑现,但部分消费数据相比2019年同期仍存在修复空间。目前北向资金和内资情绪仍存在较大分歧,内资对消费增长有一定担忧,而北向资金则相对更加坚定。在A股阶段性冲高回落、部分内资兑现收益的同时,外资买入仍较为积极,战略看多A股意图明显,人民币也相对稳定。中期来看,工业生产和消费逐渐恢复常态化,后期业绩贡献也有利于价值提升。
(责任编辑:综合)
-
刘强东发布全员信:拿出100亿元设住房保障基金 高管降薪10%提升员工福利
新浪科技讯 11月22日上午消息,刘强东发布京东全员信,信中提到:自2023年1月1日起,逐步为十几万德邦的兄弟们缴齐五险一金,确保每个德邦兄弟都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为兄弟们提供基础保障;集团拿 ...[详细]
-
古蔺县委书记任晓波主持召开郎酒高质量发展专题座谈会:加压加力加速支持郎酒做优做强做大,共创共建共享
来源:郎酒股份凯歌高奏辞旧岁,豪情满怀迎新年。1月14日,古蔺县召开郎酒高质量发展专题座谈会,听取县级各相关部门、单位2022年服务郎酒的工作开展情况,听取郎酒2022年发展情况、 2023年经营规划 ...[详细]
-
被各种商家营销套路侵害权益?买到的商品出故障投诉无门? 黑猫投诉平台全天候帮您解决消费难题【】转自:上观新闻近日#爱奇艺APP限制投屏#冲上热搜1位截至目前话题已引发3亿阅读、2.2万讨论据不少网友反 ...[详细]
-
来源:经济参考报1月12日,记者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稳中有增,连续第14年产量销量稳居全球第一。2022年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新能源汽车产 ...[详细]
-
今天11月23日),北京市召开第422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要因时因势、有度有效优化防控措施,确保工作要求落实到位。切实让社会面慢下来,进一步压实 ...[详细]
-
2022年,做好“稳民生商品、稳大宗商品、稳市场预期”三方面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着力加强粮食、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着力加强重要民生商品和大宗商品价格调控,我国物价总水平持续平稳运行,2022年全年 ...[详细]
-
一份招股书,戳破了创新药昂贵内幕,益诺思IPO:年收入不足6亿元体量小,毛利率逐年下降,因实验猴价格上涨
来源于健识IPO ,作者烟酰胺一家CRO公司的招股书,戳破了创新药行业的价格秘密。2022年12月29日,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益诺思”)向科创板递交招股书,这是一家主要做非临床安全性评 ...[详细]
-
路透社当地时间1月12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预计,IMF不会下调其对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2.7%的预测。格奥尔基耶娃表示,2023年经济通胀预计会居高不下,全 ...[详细]
-
中国人民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做好房地产项目并购金融支持。鼓励商业银行稳妥有序开展房地产项目并购贷款业务,重点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兼并收购受困 ...[详细]
-
广州一家二手车市场竖起“不收特斯拉”标语 车商:收一辆平均亏三四万
新年伊始,特斯拉“跳水式”降价导致多地车主开始维权,只不过这一波大尺度地降价,受伤的不仅有车主,还有二手车商。近日,在广州番禺公园附近的小锤二手车市场门口竖立的“不收特斯拉”大幅标语,引发舆论普遍关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