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经济账怎么算?刘俏:百万亿级投资,投向关键节点行业
在11月4日举行的碳中“2022清洁能源技术与双碳科学论坛”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表示,和经碳中和意味着技术的济账级投键节巨大变革,其背后对应着对经济的算刘巨大影响,体现为经济结构和增长动能的俏百巨大变迁,因此碳中和不仅是资投科学技术问题,也是向关经济学和管理学的问题。
当前我国人均GDP约是点行美国的1/6,刘俏表示,碳中在这样的和经情况下寻求碳中和,意味着很长一段时间里要“先立后破”,济账级投键节要在经济发展和碳中和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算刘与此同时,俏百碳中和需要百万亿级的资投投资,而这个投资最关键的向关,是要以市场化的价格投向关键节点行业、节点领域,如何建立有效的碳价格形成机制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未来需要把这一环补上。
刘俏表示,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一门科学,碳排放权是稀缺资源,应该如何在不同行业和地区有效配置?这是经济学研究的范畴。与此同时,税收政策、技术变革等对不同产业的结构变迁会有不一样的影响,需要找到牵动碳中和上下游产业的节点行业,这样才有利于科学地制定碳中和的实施路径。
我国为什么要在当下提出双碳目标?刘俏表示,因为中国经济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当前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速在下降,而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TFP增速会占到整个GDP增速的50%左右。2010年以来,中国的TFP增速已经降到了2%左右,如果未来长期保持这一状态,就意味着我国未来GDP增速长期将保持在4%左右。但当前我国的TFP水平相比于西方还有差距,所以需要保持一个较高的TFP增速,而碳中和需要新的投资,这恰好带来了TFP增长的新动能。
“中国到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到底需要多少钱?目前各种研究给出的范围非常宽泛,有人讲要140万亿(元人民币,同下),也有人讲要500万亿。”刘俏介绍了三种测算口径:
第一,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在2021年发布的年度报告中测算称,全球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总投资规模至少要达到131万亿美元,我国目前碳排放规模占全球比例约为28%。以1:6.5-6.8的汇率折算,我国大约需要255-270万亿元的投资,相当于未来30多年时间,每年投入GDP总量的7%-8%。
第二,北大光华从未来投资率对碳中和投资总需求做了测算,依托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中长期判断,如果2023年至2035年我国的GDP实现年化5%的增速,之后调整至3.5%,并在2036年前以每年7%的GDP规模进行碳中和投资,2036年起调整为4%,折现率定为5%,则大约需要191万亿元人民币的总投资。如果投资策略稍微激进些,将投资率提高至9%,2036年起调整为5%,则需要242万亿元。
第三,如果基于碳排放交易市场,从碳排放量和碳价格角度进行核算,碳达峰时排放量或为120亿吨,到2060年降到45亿吨,则测算下来需要136-188万亿元人民币的规模。
刘俏表示,不管用什么方法测算碳中和所需要的投资,都在200万亿元左右,而且分布在未来不到四十年的时间里,这对中国经济、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拉动会带来很大影响。
数以百万亿级的投资,究竟要投向什么行业?他说,构建我国碳中和愿景下经济转型模式的关键在于确定碳节点行业;理解节点行业内的碳中和冲击如何在经济体系内传导,改变生产函数和消费效用函数。
聚焦投资节点行业和节点领域,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发展模式的特点,历来都是投资节点行业,通过节点行业的溢出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崛起,最后形成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结合。把这个思路延续到新的发展阶段,在碳中和时代,哪些行业是节点行业需要进一步分析,目前刘俏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比如根据能源消耗的情况,根据投入产出比,测算温室气体特别是碳在整个经济网络里面传递的情况,从而识别在整个生产网络里面对碳减排、碳中和最敏感的、影响最大的行业。”刘俏表示,如有色金属、钢铁、煤炭、电力、化工等都是按照碳生产网络、根据不同特征变量确定的碳节点行业,应优先鼓励这些行业的技术变革。
刘俏表示,碳中和的有效投资需要碳价的指导,要建立有效的碳价发现机制。中和愿景下发现有效碳价格有三大机制:碳排放权分配与交易、碳价格与资本市场、建设碳资产证券化市场,形成碳市场定价的锚。
此外,刘俏还指出,当前碳价格的效率并不高,根据“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也只有七八千家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而当前我国有1.6亿个市场主体、3000万家大中型企业,让这些微观主体参与碳市场交易,短期内不太容易实现。这需要将金融体系、金融产品的价格发现功能挖掘出来,需要推出一些跟碳相关的金融产品。
在谈及碳中和带给企业的启示时,刘俏表示,要提高企业碳足迹和气候风险披露的透明度;需要求所有公司报告直接碳排放和全价值链的碳排放;要确立公司的碳中和转型计划;要参与碳市场交易。
(责任编辑:探索)
-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在135亿元境内债成功展期后,其他民营房企也开始着手准备境内债务的整体重组。11月21日,一位知情人士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透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奥园”,03883.HK) ...[详细]
-
黑猫投诉发布1月份企业投诉处理红黑榜单,数据均来源于黑猫投诉平台,反映了企业在黑猫投诉平台的投诉处理解决情况。截至2023年1月底,黑猫投诉平台累计收到消费者有效投诉超1246万件,1月有效投诉近39 ...[详细]
-
据报道,当地时间2月1日,美国FedEx)首席执行官Raj Subramaniam表示,该公司将削减超过10%的管理人员和主管团队,以确定在哪些方面可以使快递网络规模与客户需求保持一致。此前《华尔街日 ...[详细]
-
格隆汇2月3日丨盘前跌6.16%,报105.96美元,总市值1.16万亿美元。亚马逊2022财年第四季度销售额为1492.04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374.12亿美元相比增长9%,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 ...[详细]
-
今日观点:美联储缩表力度加大,黄金上方压力增加聊聊隔夜市场走势,美黄金连下跌0.81%至1735.60美元/盎司,沪金2212下跌0.50%至388.00元/克。明尼阿波利斯联储总裁表示,从美股的持续 ...[详细]
-
RTX 40系列显卡的下一站,自然就是RTX 4070,时间就在下个月。事实上,RTX 4070的确切发布时间还没有完全定下来,目前初步定在3月初上市,但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规格上,RTX 4070将采 ...[详细]
-
在昨天举行的沪深交易所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配套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答问时,提到融资融券实施细则的修改完善,包括:拓宽投资者融券卖出所得价款的投资范围,允许投向债券交易型开放式基金跟踪指数成份证券含 ...[详细]
-
银保监会:2022年金融机构主要风险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银行业机构累计处置不良资产3.1万亿
财联社2月3日电,财联社记者从银保监会获悉,2022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8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699亿元。不良贷款率1.71%,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商业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 ...[详细]
-
近日,国家统计局编著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2》公布了2021年31省份城镇非私营单位、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2021年31省份城镇非私营单位、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数据来源:《中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 吴晓璐截至2月1日,A股*ST公司均披露了2022年业绩预告。记者据此结合沪深交易所1月13日发布的《关于加强退市风险公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