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社论:轨道交通人气回归,见证首都繁华如常

近期,论轨北京轨道交通客流量仍在持续攀升。道交都繁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数据显示,通人1月10日北京轨道交通全网客运量800.86万人次。证首虽然这与去年高峰时全网千万人次的华常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但这已经是新京自2022年11月4日全网客运量达到862.51万人次后的新高。
轨道交通客流,报社在一定程度上说是论轨城市活力的“晴雨表”。时隔两个月,道交都繁北京轨道交通客流重回800万人次大关,通人是证首城市烟火气加速回归的一个重要表征。虽然说这里面叠加了春运的华常因素,但本质上还是新京说明,随着复工复产的持续推进,城市的流动性日益正常化,北京正在全方位渐入正轨。
受疫情和感染高峰冲击的影响,北京的轨道交通客流在过去两个月里,经历了从正常状态逐步走低,再从低谷逐步回升的过程。单日客流复归800万人次,表明轨道交通客流的回暖站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距离正常水平越来越近。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客流代表的是城市人口的流动水平,直接对应的是各行各业的复苏状况。事实上,在轨道交通客流持续回暖的同时,来自多个维度的信息也表明,近期北京的复工复产进度也在明显提速。
如就在1月12日,北京环球度假区启动了2023年度首个季节性主题活动——“环球中国年”;尽管春节将至,但目前共计有2.7万余名建设者奋战在城市副中心的210个重点项目上;近期,北京市不少商圈的客流也迅速回升。在早些时候的元旦假期中,北京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企业就实现销售额35.3亿元,恢复至2022年同期的83.8%……这些复工复产数据与轨道交通客流数据的变迁形成高度呼应,共同佐证一个繁华如常的北京正在加速归来。
当前,北京已经度过第一轮感染高峰,又时值岁末年初,应该说复工复产正在打开新的窗口期。各行各业也在铆足劲,争取把受疫情影响的时间抢回来,早日回归生产、经营的正常化。而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客流的回暖和运行秩序的恢复,既是复工复产进度的一个重要观察维度,也实际是各方面生产要素重新聚集、流动的一个重要支撑。
日前,北京市代市长殷勇在接受专访时指出,要构建整个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的服务保障能力,包括快递、外卖在内的重点行业,要帮助这些企业做好防护以及人力上的准备。还要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让企业能够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现在,公共交通客流快速回暖,展现了社会生产、生活迈向正常化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在此基础上,给予更多承压企业一些针对性的公共支持,相信能够进一步加速整座城市复工复产的进度。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和客流规模均居全国前列。它的运行正常化,也是全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一个缩影。同时,作为全国范围内较早度过第一波疫情感染高峰的城市,北京走在复工复产的前列,也有利于在“后疫情时代”的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版图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轨道交通的“人气”回来了,实际也是城市的“精气神”回来了。热腾腾的城市流动画面中,浮现的是城市生产、生活的希望与活力。当地铁满载重新成为日常生活,成为可以确定的出行期待,城市的全方位复苏,已近在眼前。
编辑 / 迟道华
相关文章
- 盖世汽车讯 随着汽车行业向电动汽车转型,的价值已不可否认。因此,特斯拉收到在多个国家建厂的邀请就不足为奇了。图片来源:特斯拉日前,意大利基础设施和交通部长Matteo Salvini公开邀请特斯拉在这2025-07-05
- 来源:华盛通华盛资讯,回首5月,美股近期企稳反弹,港股仍呈“W”型震荡走势,月内收涨1.54%,微涨0.26%,从PETTM)估值及其最近一年分位数来看,港股主要指数整体处于估值中枢之下。行业表现方面2025-07-05
- 来源:华尔街见闻报告表示,虽然情况依然不稳定,但根据与汽车制造商、供应商的沟通,以及来自摩根士丹利亚洲半导体团队的数据,全球汽车芯片的长期短缺局面可能正在接近得到解决。旷日持久的半导体短缺已令许多行业2025-07-05
- 中国经济网6月1日讯记者 陈梦宇) 根据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数据,2022年5月,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6%,虽低于50%临界点,但环比上月提高2.2%,制造业总体景气水平有所改善。来2025-07-05
- 来源:华夏时报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晓 北京报道降本增效成为互联网公司目前的通用法宝。11月22日,百度披露了今年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当期其325亿元的总营收同比增长2%,当2025-07-05
工信部通报84款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APP 每日优鲜、便利蜂、石墨文档被点名
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通报2022年第4批,总第24批)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电信条例》《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我部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群众关注的生活服务2025-07-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