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票转贴现利率维持高位 2月信贷数据会再超预期吗
作者: 亓宁
[ 综合各机构观点,银票2月信贷持续强劲增长是转贴较为一致的预期,主要原因是现利信贷企业贷款需求回暖。一个更为直观的持高超预信号是,2月票据转贴现利率仍维持在高位,位月这一指标往往对信贷数据有“预示作用”。数据不过华福证券固收分析师李清荷认为,银票2月票据市场行情相比1月较为平稳,转贴预计2月票据小幅负增长,现利信贷信贷总量难以出现显著超出市场预期的持高超预增长。 ]
随着经济复苏和1月超预期表现,位月市场对2月金融数据的数据想象空间增加,其中信贷增速尤其受关注。银票
综合各机构观点,转贴2月信贷持续强劲增长是现利信贷较为一致的预期,主要原因是企业贷款需求回暖。一个更为直观的信号是,2月票据转贴现利率仍维持在高位,这一指标往往对信贷数据有“预示作用”。不过华福证券固收分析师李清荷认为,2月票据市场行情相比1月较为平稳,预计2月票据小幅负增长,信贷总量难以出现显著超出市场预期的增长。
尽管春节后地产销售边际改善,但考虑到提前还贷可能带来的影响,不少机构对2月居民中长期贷款预期仍不乐观,企业信贷需求仍是主要支撑。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预测,2月个贷预计仅增加百亿元左右,持续低迷;对公信贷预计增加1.2万亿元,其中基建、城投等政府相关贷款投放多,带动企业中长期高增。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1月份超预期的高增长,市场对于后续信贷节奏放缓、结构过于依赖政策支持等担忧也有所增加。有机构指出,有必要修正前两个月的信贷投放快节奏。廖志明认为,从当前信贷表现和央行去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来看,政策对信贷增速的诉求有所下降,接下来信贷投放将保持平稳。
2月信贷预期乐观中回归常态
“2月最后几个交易日票据贴现利率仍保持在较高位置,并未出现明显下行,预计2月银行信贷投放将延续1月的趋势持续强劲。”银行分析师陈绍兴近期在报告中指出,考虑到经济复苏预期逐步加强,预计2月信贷仍值得期待。
因为票据的“信贷+资金”二元属性,其转贴现利率一直被视为信贷增量的“先行指标”。研报指出,票据利率在月末下行,意味着银行月末借助票据“冲量”信贷,那么该月信贷增长往往表现较弱,反之则较强;此外,观察票据贴现和承兑量也能预测信贷市场走势,当贴现承兑比升高时,贴现发生额增速高于开票量,信贷景气程度下降。
从历月数据来看,尽管去年11月票据新规落地限制了银行通过开票拉存款、通过票据贴现来调节信贷规模等操作空间,从而影响了票据利率这一“先行指标”的准确性,但其“预示功能”依然存在。
回顾今年1月信贷数据的超预期表现——人民币贷款增加4.93万亿元,同比多增7308亿元,创下单月历史新高。对比明显的是,1月票据融资减少4127亿元,期末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下称“银票”)同比少增1770亿元。而在银行大幅抛售票据的影响下,1月银票转贴利率持续回升,其中半年转贴现利率月末最高升至2.66%,超过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值,1M、3M、6M国股转贴利率普遍上行超过100bps,并一度超过3个月的同业拆借利率。月末3天,6M城商转贴利率均值高出全月均值11bps。
聚焦2月表现,虽然票据利率依然维持高位。廖志明指出,短期限转贴现利率是当月信贷投放情况的较好指标,今年2月底1M转贴现利率维持较高水平,反映了当月信贷投放情况较好。
但2月票据利率并没有如1月一般明显攀升和波动。“2月票据市场行情整体较为平稳,6M票据从月初的2.20%缓慢增长至月末的2.42%,价格的较小波动反映出2月票据融资变动幅度不大。”李清荷判断,2月票据融资预计小幅负增长,而整体平稳的票据数据也反映出2月信贷总量难以出现显著超出市场预期的增长。这也意味着,类似1月份的“跷跷板”效应在2月将会减弱。
从票据与存单利差估测,2月信贷预计同比多增6000亿元达到1.8万亿元左右。不过廖志明预测,2月整体新增人民币贷款约1.2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23万亿元基本持平,保持平稳投放。
企业、居民信贷需求或持续分化
在信贷总量之外,信贷结构也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
去年以来,“企业强、居民弱”的趋势一直延续,这一分化也在今年1月进一步加剧,具体表现为居民短贷延续少增、按揭贷款进一步走弱、企业短贷冲量等。有机构指出,这些特点与1月通胀和其他高频等数据的信号一致,反映了当前经济仍是弱修复,地产和消费尚未明显改善。
居民中长期贷款作为房地产需求端的一面“镜子”,去年以来持续拖累信贷增量,何时能够迎来拐点一直备受关注。从1月表现来看,1月住户贷款增加2572亿元,与2022年1月(增加8430亿元)相比,少增585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41亿元,以居民房贷为主的中长期贷款增加2231亿元,同比减少5193亿元。
尽管多个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春节以来地产销售端已出现边际回暖迹象,但因为提前还贷潮的影响,机构普遍对2月居民中长期贷款不乐观。廖志明认为,个贷需求低迷加上春节后新一波提前还贷高峰,将影响个人中长期信贷增长,预计2月仅增加百亿元左右。银行业分析师倪军态度则更为悲观,认为2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将重现去年同期的罕见负增长,短期贷款也可能再次小幅负增长。
但对于企业信贷需求,机构较为一致地持乐观态度。廖志明认为,2月对公信贷预计增加1.2万亿元左右(是新增贷款主要贡献),其中基建、城投等政府相关贷款投放多,将带动企业中长期贷款高增。兴业证券研报也指出,预计基建继续发力,企业融资需求边际改善也将带来正向贡献。
不过倪军认为,不同银行可能由于1月信贷投放力度不同,2月信贷自由度可能也有差异。若按照2月全口径信贷同比多增10%预估,估计2月全口径新增人民币贷款约1.35万亿元,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1.45万亿元,其中主要贡献来自企业需求。而随着地产销售企稳,消费活力继续释放,居民中长期贷款有望在二季度开始同比正增长,全年居民信贷有望从去年同比少增转为同比多增。
节奏和结构担忧
当前,除了居民端信贷恢复的不确定性,市场对企业端信贷需求过于依赖政策支持的担忧也有所加剧,主要关注点在于贷款质量以及高增长的持续性。
招商证券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年中以来,信贷对基建等政府相关贷款的依赖性明显增加,去年大行及政策性银行是信贷投放的绝对主力,其中六大行及国开行的贷款增量占比达到56%,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中小型银行贷款增量占比下降明显。去年四季度,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59.5%,同比下降了8.2个百分点,处于2017年以来的较低水平。
“这种结构不能说是信贷质量不好,而是信贷结构改善处于早期的阶段特征。”倪军认为,我国信贷结构周期一般沿着政府类需求上量、贴票压降、居民需求上量、民营和制造业上量推进,因为外生需求启动快且早、内生需求启动慢且晚,本质是外生部门的融资现金流启动后,内生部门的经营现金流才能改善,进而预期改善并开始进行融资和投资现金流扩容。倪军认为,当前已经看到了政府类需求上量和票据压降,这正是一轮信贷结构改善周期的起点。
另外,对于2月信贷投放节奏逐渐回到常态,也与部分机构的观点较为一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广义货币(M2)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方正证券债券分析师张伟认为,虽然央行现在不再给商业银行制定年度信贷额度计划,但信贷投放量仍存在“隐性”限制,在总量不变情况下,前后节奏差距过大会加大市场对经济预期的波动,影响经济回升的节奏,从而有必要对今年前2个月信贷投放快节奏进行修正。
今年2月,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曾表示,1月份信贷增长较快,银行等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银保监会将持续督导银行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适度靠前发力,进一步精准有力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薄弱环节。不过在央行去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关于信贷的表述改为了“保持信贷总量有效增长”及“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
廖志明认为,在防疫政策调整后,经济下行压力减弱,政策对信贷增速的诉求有所下降;倪军也认为,近期经济活力逐步恢复,信贷政策基调或逐步从靠前发力转向节奏均衡。
(责任编辑:热点)
-
近日,一网友发文爆料,称自己在湖南长沙一江心岛的空地露营,24小时之内遭遇村民多次索要露营费用。不少网友看后也表示,在y地遭遇过类似情况。23日,该江心岛所属的当地村委会相关负责人回应上游新闻记者称, ...[详细]
-
民航三年亏损3956亿元!许多民航单位入不敷出、债务高企……
来源:民航之翼1月6日,在2023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民航局局长宋志勇指出:疫情前民航业连续11年盈利,而疫情以来累计亏损预计达4000亿元。其中,2022年全行业亏损达到2160亿元。根据民航局发 ...[详细]
-
当地时间1月8日,卡塔尔能源公司与美国菲利普斯化工有限公司签署总价值6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双方将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共同建设卡塔尔拉斯拉凡石化项目,其中卡方持股70%,美方持股30%。拉斯拉凡石化项目是 ...[详细]
-
美众议院议长选举第十二轮仍未果,400多名众议员无法就职!美国民众:这是在浪费时间,对选民不尊重
每经编辑 杜宇据央视新闻1月7日消息,当地时间1月6日,美国众议院继续就议长选举进行第12轮投票。众议员凯文·麦卡锡在众议院议长选举的第12轮投票中获得213票。在数天谈判后,麦卡锡获得了14名共和党 ...[详细]
-
每经记者 李玉雯 冯典俊 每经实习编辑 马子卿 近日,工农中建四大行在广州、青岛、合肥、西安、成都5个城市正式开售特定养老储蓄产品。根据要求,特定养老储蓄产品期限分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档, ...[详细]
-
Esther George堪萨斯城联储行长Esther George表示,为遏制通胀美国央行应该将基准利率上调至5%以上并保持至2024年内相当长时间。“我已经把我的预测提高到5%以上了,” Geor ...[详细]
-
本报记者 刘 琪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日前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为今年的工作划定重点。在备受市场关注的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强调“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延续了去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 ...[详细]
-
出入境新政正式实施:谁是出境游红利的“尝鲜者”?政策友好目的地受欢迎
转自:扬子晚报网1月8日0时17分,自多伦多始发的南航CZ312航班落地广州,成为中国三年来首次全面放开入境限制后的首个入境航班,全体航班旅客无需再进行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根据《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详细]
-
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各部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了《新冠 ...[详细]
-
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1月6日,中央企业新能源智慧运维服务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京举行。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出席活动并讲话。翁杰明表示,推动央企新能源产业发展要成为“重头戏”,形成“一盘棋”,探索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