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已有8次国常会部署促消费工作 前8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由负转正

本报记者 刘 萌
9月16日,季度计增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次国常会促消前8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由负转正。部署其中,费工负转8月份,作前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258亿元,个月同比增长5.4%,社会售总速由增速比上月加快2.7个百分点。消费
消费是品零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额累截至9月16日,季度计增今年第三季度已召开9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次国常会促消其中有8次会议聚焦“消费”,部署并对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费工负转此外,作前正最近一段时间,多地区多部门密集出台新一轮稳增长、促消费政策,多角度、全方位地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业界普遍预期,后续消费潜力将不断释放,推动经济持续复苏,改善市场预期。
消费逐步恢复
有条件有基础
“国内市场需求改善。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重点领域消费潜力逐步释放,市场销售规模继续扩大。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4%,增速比上月加快2.7个百分点。”9月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对此,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8月份汽车类零售表现是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上行的主要拉动项。同时,8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速结束了连续5个月的负增长,形成贡献;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也有所上行。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8月份汽车销售额大增,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整体增速的拉动作用显著。这表明,宏观政策在刺激消费方面的潜力很大。
记者注意到,上述聚焦“消费”的8次国常会,分别关注家电、汽车、住房等诸多领域,加大对相关行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消费恢复,拉动经济增长。
“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比上月加快2.7个百分点,回升幅度较大,带动1月份至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降转升,说明我国的消费潜力还是巨大的。在促消费政策作用下,消费逐步恢复是有条件有基础的。”付凌晖说。
汽车、家电等
仍是促消费重点
“家电、汽车等大宗消费品在消费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且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预计接下来仍是促消费政策的发力重点。”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同时,还可以以扩大县域乡镇消费为抓手带动农村消费。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近郊型的微度假与微旅游、各类文创活动以及大健康领域等,将是促消费的重点发力方向。
已有地区在积极部署。例如,近日印发的《南宁市进一步释放潜力促进消费的若干措施》,从鼓励汽车消费、提振住房消费、升级家电产品消费、拓展文旅体消费等12个方面提出34条措施。湖北省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稳住经济增长的若干措施》,提出18条措施,包括发放购车补贴、汽车消费券、加油券以及加大家电促消费力度等。
王青表示,接下来为了进一步促进消费修复,预计宏观政策将在两方面发力:一是适度扩大消费券、消费补贴的发放范围和发放力度;二是更为有效地控制疫情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柏文喜认为,除了出台促进和鼓励消费的系列政策之外,还要积极促进经济恢复和稳定预期,以改变当前消费倾向偏弱的问题。同时,还要本着促消费的大方向,不断从制度层面解决消费障碍和优化消费环境,从而不断提升国民经济运行中消费活动的贡献份额。
相关文章
- 转自:中国网财经中国网财经11月22日讯 2022年论坛年会昨日重磅开幕,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受“高通胀”和“紧货币”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包括外汇市场,经历了剧烈震荡2025-07-06
- 此前报道:俄媒:欧盟委员会正关注“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事件进展[环球网报道 实习记者 孙嘉龙]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7日报道,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欧盟委员会已被告知有关“北2025-07-06
东南亚网约车巨头Grab称没有大规模裁员计划:招聘门槛提高了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26日早间消息,据报道,东南亚网约车和快递服务巨头Grab并不打算像其他一些竞争对手那样进行大规模裁员,而是将有选择地进行招聘,同时控制其进军金融服务市场的野心。该公司首席运营2025-07-06- 9月26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海关获悉,8月份上海市外贸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单月贸易额再创历史新高,当月进出口值达4149.7亿元,继7月份后再次突破4000亿元,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5.8%,巩固了2025-07-06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董少鹏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论坛年会上发表演讲,就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作出阐述,强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两点论、辩证法,把“2025-07-06
- “不是在调研,就是在调研的路上。”走进从容投资的办公楼,熟悉罗凌的人向上海证券报记者半开玩笑地讲述他最近的状态。今年以来,医药板块震荡盘整,生物医药指数跌超30%。不过,在此过程中,罗凌管理的医药行业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