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熟、过度索权、泄露隐私、乱发信息!中消协提醒:网络授权须谨慎

原标题:大数据杀熟、大数度索过度索权、据杀泄露隐私、熟过私乱授权慎乱发信息!权泄中消协提醒:网络授权须谨慎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11月1日
《个人信息保护法》
颁布施行一周年
中国消费者协会
发布梳理
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的露隐
四大主要场景
提醒广大消费者
谨慎网络授权
提高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四大场景
1
手机APP过度索权
手机APP存在过度索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发信超过必要范围收集个人信息。如不同意APP获得调取非必要信息的息中消协须谨权限,则该APP无法正常使用。提醒
二是网络超范围利用所收集的个人信息。如APP通过正常范围收集个人信息,大数度索却在个人信息未脱敏的据杀状态下超出合理范围使用。
三是熟过私乱授权慎未明确告知而收集信息。如APP在收集个人信息之前没有明示。权泄
2
大数据杀熟
某些互联网平台通过收集和分析消费者个人信息进行“大数据杀熟”。露隐
如针对同一类产品或服务,发信平台通过对消费者年龄、身份、历史消费能力等数据进行分析,就同一种产品或服务向不同的消费者推送不同的显示价格。
3
非法推送商业信息
某些企业为了实现精准营销,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记录等个人信息,在未获得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向消费者发送商业广告。虽然有的提示可通过回复短信退订,但毫无作用。
04
个人信息被不法泄露
某些企业为追求利益,存在泄露、买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导致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益受到侵害。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中消协建议
01
积极学习《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法律法规
消费者要主动学习《个人信息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个人信息和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规则、自身在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所享有的权利、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承担的义务以及个人信息权益受到侵害时的救济方式等内容。
根据最小范围原则、公开透明原则、消费者知情权、消费者撤回权、自动决策、个人信息公开等方面关注相关条款,提升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用法律武器来指导消费实践。
02
仔细阅读相关隐私政策及条款
消费者在注册平台会员时,要仔细阅读相关的隐私政策及条款,了解经营者处理个人信息的方式、范围、目的和依据等,养成“非必要不提供”的良好习惯。
03
发现个人信息受到侵害时及时关闭个性化推送
建议消费者加强隐私保护意识,当发现个人信息被过度收集或者利用时,可以选择关闭个性化推送。
04
及时销毁删除载有个人信息的资料单据
消费者要保护好带有个人信息的单据和资料,防止因随意丢弃、使用不当等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如妥善处理未脱敏的快递单据等,应及时销毁,或是涂抹掉关键信息后再丢弃;在向他人提供身份证等重要证件的复印件时,最好显著标识此复印件的用途;一些带有个人敏感信息的电子数据,如证件照片等,建议用完即删或者加密存储。
05
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消费者要积极行使对经营者进行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监督权。当发现个人信息权益受到侵害或者发现经营者存在违法处理消费者个人信息行为时,要主动向个人信息保护管理部门或者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举报,提供案件线索和相关凭证,维护自身权益,有力遏制不法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行为。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相关文章
两部门:加快修订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
e公司讯,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就《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标准更新升级和应用实施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提出,在工业领域,加快修订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机械等行业强制性能耗限2025-07-05- 财政部网站11月1日,财政部网站发布《关于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指导意见》称,关于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指导意见财资〔2022〕124号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2025-07-05
打造3500亿元市场!五部门发文:加速虚拟现实在多行业多场景应用落地
11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下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三维化、虚实融合沉浸影音2025-07-0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摄影研修社 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测光。无论是全自动模式,还是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模式,拍照时相机总能自动生成一组曝光参数F\S\ISO),拍出来的照片曝光也是正常的,这组曝光参数,就是2025-07-05
- 11月22日,在2022论坛年会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表示,当前发达经济体在通胀压力下普遍加息,全球范围内出现密集“加息潮”,新兴经济体货币市场承压,不少货币出现较大幅度波动。陆磊表示,今年以来2025-07-05
“令人沮丧的现实:西班牙增了112%,比利时130%,日本40%……”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网站10月31日报道,美国《纽约时报》援引麻省理工学院数据平台“经济复杂性观察站”The Observatory of Economic Complexity)汇编的贸易数据刊2025-07-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