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超“学硕”,“专硕热”怎么看
三年内,学硕我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至总规模2/3
反超“学硕”,反超“专硕热”怎么看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徐瑞哲/李蕾
■本报记者 徐瑞哲 李蕾
下月底,专硕2023年考研大幕将启。学硕在好几百万的反超考研大军中,选报以应用为导向的专硕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已成主流,结构比重大于传统意义上的学硕学术学位研究生,趋势完全符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反超教育部印发的专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发展方案提出,学硕到2025年,反超以国家重大战略、专硕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学硕增设一批硕士、反超博士专业学位类别,专硕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并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
我国自1991年就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专硕”近年来日渐升温,直至后来居上。在上海,两者比例在2016年时就已持平,部分高校学硕、专硕之比已实现2:3。如何理性看待仍将持续的“专硕热”,专硕学制有无必要延至与学硕学制等长?
培养导向就业
“专硕直接面向就业,提升工作技能,比较适合我,我想尽早就业。”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专业硕士研究生石巍威,今年从天津商业大学来沪考取专硕,学制为2年。石巍威说,新学期上课后,感觉和本科最大区别就是课堂参与更多,讲的内容和实践联系也更多,不是纯理论知识。
显然,很多人拿专业学位的目的,并不是像学术学位那样继续攻读博士生、走科研之路,而是毕业即就业。社会熟知的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等均是专业学位硕士。从临床医学到口腔医学,从教育到法律,众多研究生学位均设有专硕。在英美等国,专业硕士占比甚至可达70%左右。
石巍威所在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3年研招新增6个专业学位硕士类别,分别是保险、资产评估、公共管理、旅游管理、新闻与传播、汉语国际教育。全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预计1069人,占比67%,同比增加约110人。
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就已超过研究生招生总量的一半,扩容成新常态。上海市学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专硕招生规模增长,符合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结构布局,也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关于加快新时代上海市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也指出,优先支持扩大专业学位招生。为了“转方式、调结构”,在国内研究生扩招中,各学位授予单位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量主要用于专业学位,而且可将学术学位硕士生招生计划调整为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计划。
相同层次研究生,无高下之分
朱逸凡是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四学生,他准备考本校的会计专硕(MPAcc)。“现在,本科生找工作不是很好找,有了硕士文凭在就业市场上才更有竞争力。”
“实用主义”流行之下,不少人认为专硕的含金量不如学硕。同济大学教育评估中心主任樊秀娣直言,研究生“鄙视链”的确存在,但所谓含金量不如学硕的专硕大多是指非全日制的专硕。不过,大多数非全日制专硕学生是在职人员,他们本身对此并不十分看重。对于全日制专硕学生,尽管与学硕学生的培养计划、课程安排、学制收费等不尽相同,但不少学校专硕和学硕的奖学金等待遇没有区别,国家政策也明确用人单位在就业招聘时不得歧视专硕学生。而且,专硕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学硕学生有所不同,在就业质量方面相差不大。本质上专硕与学硕是相同层次的研究生教育,两者无高下之分。
在拥有8个学术硕士点和11个专业硕士点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22年招收学术硕士630人,和去年持平;专业硕士615人,比去年扩招28.1%。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叶璟说,专硕的人才规格和培养要求并不低,社会也比较认可,就业不错,所以考生眼中,专硕和学硕的差别并不大。同时,以前部分学生对专硕之后专博的上升通道有顾虑,“现在专博也多了,顾虑打消了”。
错位高质培养,弹性制更合理
自主办学中,各学校相关学科、专业方向设置属于学硕还是专硕,与学校相关学科、专业方向的特色特长相关。从工程类到商学类不同学位,学制也不同。比如,目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生物与医药、风景园林、艺术、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土木水利、交通运输类别的专硕学制为3年;资源与环境、社会工作、工程管理类别学制为2.5年。
“今年,材料与化工专硕的学制从2.5年调整为3年;去年,生物与医药的专硕学制从2.5年调整为3年。”叶璟解释,主要是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有些理工科专业认为2.5年学制太短,积累了2年准备出成果时却又要面临毕业了”。因此,一些专业将学制调整为3年,更有利于人才培养。
高校延长研究生学制是现实需求的反映。大多数教育专家认为,弹性制更合理,只要学生完成培养计划、达到毕业要求,或短或长完全按实际情况来定。令人担心的反倒是学术型和专业型的研究生教育出现“雷同”现象。一位高校负责人坦言,有些学校在专业学位博士与学术型博士的培养方案上几乎没有差别,相同的教师资源、相同的授课内容以及相同的考核方式,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特色不鲜明。
专硕人才培养,要从“量”的扩增到“质”的提升,正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给出的改革方向,即“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培养机制更加健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更加紧密”“建成灵活规范、产教融合、优质高效、符合规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可以说,与行业专业结合培养专才,才是专业学位错位互补、不可替代的含金量。
(责任编辑:焦点)
-
8月30日晚间,富力地产02777.HK)公告称,预计公司2022年上半年将录得70亿元的净亏损。富力地产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此前宣布因出售英国项目资产而产生共约25亿元的损失。截至6月30日,集团以美 ...[详细]
-
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开辟全面依法治国新境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7月2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 ...[详细]
-
恒丰理财罗鹏宇:绿色金融、ESG投资成为银行转型发展驱动引擎
文/冯樱子7月30日,在“2022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恒丰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筹)候任总裁罗鹏宇表示,近年来,商业银行一直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将绿色金融作为发展驱动引擎,无论表内业务还是表外业务 ...[详细]
-
第十七届中国基金业明星基金奖新鲜出炉 博时基金荣获十大明星基金公司等四项大奖
中国基金业年度盛会重磅来袭!7月29日,由证券时报社举办的“大变革时代的投资力量——2022年中国基金业峰会”在深圳举行,第十七届中国基金业明星基金评选结果新鲜出炉。博时基金凭借卓越的综合管理实力和旗 ...[详细]
-
11月23日,在第四届国际再保险会议上,再保险“国际板”建设规划方案正式亮相。会上,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梁涛表示,上海是支持改革开放的深度阵地,也是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门户和枢纽,银保监会一直积极支持 ...[详细]
-
今年最准的华尔街分析师:现在赌“美联储转向”太早了文章来源:华尔街见闻美银首席投资策略师 Michael Hartnet 周五表示,7月份的股市反弹从美国国债收益率下降中找到了“氧气”,但“熊市反弹” ...[详细]
-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29日消息,苹果公司今天发布了该公司的2022财年第三财季业绩。苹果公司第三财季营收和每股收益均超出华尔街分析师此前预期,从而推动其盘后股价大幅上涨逾3%。当日,苹果公司股价在 ...[详细]
-
科技金融“独角兽”连连数字被曝明年冲刺港股,此前开启科创板IPO尚无进展
记者| 苗艺伟近日,据媒体报道,连连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连连数字”)正考虑在香港进行上市前融资,融资规模约15亿元人民币,连连数字计划最快明年在香港IPO。据悉,此次融资可能会使连连数字的估值达 ...[详细]
-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正当相关谈判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分歧陷入僵局之际,中方证实中美两国将恢复合作。”当地时间19日下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上传出的这一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券商财富管理转型浪潮之下,如何搭建真正的买方投顾体系,成为摆在众多券商面前的一道题。随着更多基金投顾试点落地,券商正在不断摸索新的业务模式。券商 ...[详细]